山西博物院云展览:大河上下,晋魂归来!线上云博物馆平台推荐

  1. 发布者:圆桌3D云展厅平台
  2.    
  3. 浏览量:
  4.    
  5. 发布时间:2023-05-19 16:47:23
线上云博物馆平台推荐:由山西博物院打造的线上云展览——“大河上下·晋魂”黄河文化山西系列主题云展览,线上云博物馆云展览以不同主题呈现出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,构建山西人的精神谱系

黄河,中国的母亲河,奔腾之下揽山西于怀中,如歌往事,映照出三晋文明的璀璨星空。

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,由山西博物院打造的线上云展览——“大河上下·晋魂”黄河文化山西系列主题云展览,(注:下面简称“大河上下”)将会在5月18日正式上线启动。

线上云博物馆平台

第一期亮相的线上云博物馆云展览,名字叫做“最初的中国”,究竟这一场线上云展览有什么特色和亮点?

接下来,由专业从事云博物馆云展览制作多年的线上云博物馆平台【元宇宙基建狂魔:圆桌3D云展馆营销平台】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:

山西博物院云展览:大河上下,晋魂归来!线上云博物馆平台推荐

线上云博物馆平台

一、“晋魂”,构建山西人的精神谱系

如何理解“晋魂”?在这里指的是山西博物院系列展览的总称吗?据该云展览策展团队负责人、山西博物院办公室主任杨敬讲述,“晋魂”,指的是山西五千年璀璨历史,是三晋文明最开始的底色、大河上下沉睡的文物以及赓续在三晋儿女血脉中的文明信仰。这样的系列云展览应运而生,并且以各种不同主题风格,呈现出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,也是为了构建山西人的精神谱系。

线上云博物馆平台

杨敬在接受山西晚报记者采访时说:“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,山西博物院和青铜分馆参观游览人数达到8.5万人次,充分说明当下公众对精神文化的追求逐步提高。作为宣传推广山西文化的重要窗口,山西博物院一直以来积极探索,竭尽全力拓展服务途径,充分满足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。线上云博物馆云展览,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突破口。”

线上云博物馆平台

这一次系列云展览,就是山西博物院基于现有的数字化技术成果,提炼出山西文明的精神标识,以“晋魂”为核心,深入挖掘珍贵文物背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,以“纲+目”的形式,整体规划、分期建设实施。“先进的数字技术,不仅可以实现文物数据信息的长久储存,不断增强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,拓宽博物院线上公共文化服务能力,同时也是山西博物院‘晋魂’基本陈列主题展览延展,更加有利于实现线上线下联动。”杨敬说。

线上云博物馆平台

以往的云展览,一个主题讲述了一个时间段的故事,“大河上下”却是以系列云展览来呈现“晋魂”,这也是山西博物院策展团队成员们精心设计的,因为“晋魂”没有办法一次性解读完,也没有任何一个珍贵文物,能够完全代表“晋魂”,所以这个云展览采用系列形式,整体规划,分期建设。

线上云博物馆平台

以珍贵文物为基础载体,由点到线再到面,顺利通过每一年打造出1-2个分项专题云展览,逐步地为观众风采展示讲述“晋魂”的起源、凝聚和发展,最终能够汇总形成山西黄河文化遗产资源库,并且在层层递进中,为人民群众构建起山西人的精神谱系,扩大中华文明的吸引力、影响力和辐射力。

线上云博物馆平台

二、陶寺文明开篇,探源中华文明

山西是中华文明的摇篮。陶寺遗址自2002年被纳入“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”到现在,一直以来都是“中华文明探源工程”的重要遗址。“大河上下”首期线上云展览就推出了“最初的中国”,而关于山西的故事,就从陶寺开篇。

线上云博物馆平台

近些年来,关于陶寺遗址的研究,屡创新篇。从考古发现来看,规模空前的城址和宫殿,中国最早的观象台,等级分明的墓葬等等,事实证明陶寺遗址是黄河中游规模最大的都邑性遗址。而另一方面,从出土文物来看,表明王者身份的彩绘龙盘和玉器,代表着礼乐制度的石磬、鼍鼓、陶鼓,写有中国最早的汉字——朱书扁壶等,都反映出陶寺礼制初成,是中国礼乐文明的重要源头。杨敬表示,从“大河上下”系列规划的思路来看,“晋魂”为明线,“时间”为暗线,要从古到今,由远及近,一步步为观众讲述“晋魂”传奇的故事,知道我们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,而陶寺遗址,毫无疑问是探索晋魂之源、中华文明之源的最佳选择。

在“最初的中国”云展览中,将从都城、农业、科技、礼乐四个维度,生动还原4300年前陶寺先民的生活场景。与以往的线上云展览不同,鉴于公众没有办法目睹文物“真身”,所以本次线上云博物馆云展览颠覆传统的图文展示形式,顺利通过三维场景还原、视听动画、趣味互动、原创手绘等,让珍贵文物“活”起来,让观众们在通俗易懂、寓教于乐的线上参观展览中感受到陶寺,感受珍贵文物背后蕴含的“晋魂”精神与内涵,提升文化自信。

在云端,我们可以感受到怎么样的“最初的中国”?

1、二维+三维,再现完整陶寺

线上云博物馆平台

掩埋在地下,陶寺遗址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,多是古朴的陶罐一类,感受不到昔日“国家”的风采。实际上,陶寺是一个完整的都城遗址,不仅有精美的珍贵文物,还有恢弘的宫城。因此在本次云展览中,相关工作人员充分利用二维+三维的创作模式,重新构建了一座恢弘的陶寺宫城。

这场云展览,犹如一幅穿越之旅,指尖轻一点就可以打开4000多年前陶寺之门,能够见到的是曾经的宫城,看到的是先民们使用过的器物,想想也是令人期待。

2、手绘长卷,镌刻陶寺文明

线上云博物馆平台

“田间耕种,鼓乐声声”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?在云展览中,先民们的日常生活被呈现在一张手绘长卷中。4300多年前的先民们,耕地、奏乐的场景,一一再现,画卷中的动画人物也逐渐立体起来,形象而富有张力,重现了陶寺文明的图景。

3、观象台观日,趣味横生

线上云博物馆平台

陶寺的13根夯土柱,是陶寺农业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核心“机密”。当太阳照常升起时,光芒在不同节气中,穿透了不同位置的夯土柱,让先民们来确定节气,然后再进行播种、收获等农事活动。

陶寺“观象台”遗迹的发现,证实了《尚书·尧典》上所提到的“历象日月星辰,敬授人时”的真实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,是对中国远古时期天文历法研究极为重要的实物例证。为了能向更多公众展现古人遗存下的智慧,云展览特别在这里设置了趣味互动,可以通过太阳照射的位置,来判断节气,让你能亲自感受观象测日的神奇之处。

4、视听动画,让知识更全面

线上云博物馆平台

为了能够更注重公众云上观展的体验感,策展团队特别安排了视听动画,将陶寺遗址四千年历史的积淀,呈现出来,观众在参观展览之余,既增加了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体验,也增加了趣味性和多样性。除此之外,在知识延展发面,也是做出了精心安排,除线上云博物馆云展览内容呈现的知识点以外,重点文物均有知识的拓展链接。与此同时,山西博物院多年来组织的“晋界”讲坛的学术成果也进行了梳理、资源整合,在云展览中将专家讲座的内容进行了链接共享。线上云博物馆云展览还增加了“学术互动”单元,对公开发表过的学术论文进行了全面整理收录,便于观众朋友参阅。

线上云博物馆平台

对于陶寺而言,越来越多国外友人也非常关注,所以这一次线上云博物馆云展览还对展览介绍、单元文字、重点文物等进行了中英文双语的介绍,大幅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。

文物不言,历史有声。以陶寺遗址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探源之根,通过互联网升华,这便是“晋魂”的独特魅力,也是山西博物院捧出的满满诚意。

让文化成果惠及人民群众,让博物馆链接起公众与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与美好生活。“最初的中国”,从4300年前走来,伴随着滚滚黄河,讲述着山西的故事……

虚拟展厅